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2631855
多模式镇痛及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第35期
     2.4 两组术后1 d各应激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1 d体内血浆皮质醇及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术后1 d各应激指标的比较(x±s)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该手术创伤大[3],且大多数实施该手术的患者为老年人,因此术后恢复慢,一旦因疼痛刺激而长期卧床势必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康复及手术效果[4]。最理想的术后镇痛应该是仅通过切口局部神经的阻滞而不影响机体其他部位的功能,从而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在整个镇痛处理过程中几乎无并发症发生[5]。随着对疼痛机制的深入认识,已经发现人体疼痛由多靶点机制所致,故单一的镇痛药物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6],而且随着单一镇痛药物使用剂量的加大,其不良反应甚至毒副作用也随之增多和加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一般较大,多合并各种内科疾病,且随着机体功能的下降,易出现药物的蓄积,进而增加用药风险。目前提出的多模式镇痛主要有静脉持续自控镇痛、局部神经阻滞镇痛、口服药物镇痛以及局部使用镇痛药物处理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均是为了提高患者痛阈,增加镇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镇痛药物尤其是阿片类受体激动剂的成瘾性、依赖性等副作用[7]。

    本研究采用的多模式镇痛是术后镇痛的一个主要方面,首先强调在治疗时间上进行术前预防性超前镇痛,同时在术后有效防止因痛域降低而出现的痛觉敏感发生。临床在使用多模式镇痛时,建议将手术应激导致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兴奋的整个过程均纳入实施镇痛处理的范围,进行护理干预,这可以更好地抑制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双向敏化,有效地阻断了中枢神经对于疼痛刺激的重塑[8]。针对静息痛和活动痛进行的评估显示,观察组术后6、12、24、48 h的静息痛和活动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有效镇痛能促进患者顺利完成康复计划,最终保证关节功能恢复,从而获得了理想的手术效果[9]。针对围术期镇痛的相关并发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围术期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胀腹痛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本研究药物的使用上,术前1 d嘱咐患者口服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在术前晚停用口服药物,告知患者使用术后静脉或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优点,教会患者处理术后疼痛的方法[10],通过使用专业化的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护理管理,让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治疗,并注重护理健康教育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使用超前镇痛处理,以提高患者痛阈[11],最终达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目的[12],减少了镇痛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13]。在应激反应处理方面,观察组术后1 d的体内血浆皮质醇及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的机体应激水平低于对照组,这与观察组疼痛程度较轻存在一定相关性。

    综上所述,对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多模式术后镇痛护理,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应激反应和镇痛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阳爱华,谢海辉,李知平,等.氟比洛芬酯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493-494.

    [2] 赵荣华,尹玉平.骨科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泵的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2012,10(9):2541.

    [3] Unal C,Cakan T,Baltaci B.Comparison of analgesic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Paracetamol and intravenous dexketoprofen trometamol in multimodal analgesia after hysterectomy[J].J Res Med Sci,2013,18(10):897-903.

    [4] 史妙,王宁,王锦琰,等.疼痛的心理学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74-576.

    [5] Hsu AR.Comment on“multimodal analgesia therapy reduces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fusions of the ankle and hindfoot”[J].Foot Ankle Int,2013, 34(12):1747-1748.

    [6] 张婧.骨科围手术期超前镇痛及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实用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6):501-504.

    [7] 冯娴,崔丽娜.无痛病房"在骨科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26(11):3029.

    [8] Lee SK,Lee JW,Choy WS.Is multimodal analgesia as effective as postoperative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following upper extremity surgery[J].Orthop Traumatol Surg Res,2013,99(8):895-901.

    [9] 刘静,解雪,张其亮.疼痛控制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512-514.

    [10] 李梦.无痛病房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护理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7):1023.

    [11] 辛哲,李露,许莉,等.颈椎后路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47(3):317-318.

    [12] 吴成华,薛静华,张亚英.循证护理在骨科患者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6):2183-2184.

    [13] 苏燕,张晓艳,兰蓝,等.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应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3):77-78.

    (收稿日期:2014-09-05 本文编辑:祁海文) (王颖)
上一页1 2